行走江湖用得到的历史知识-美妆篇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22 10:41:18     编辑: 羽千风说故事
字号:

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,爱美是人类的天性。你永远想象不到,为了美丽,人们可以付出什么,无论男女,无论古今。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”,有那惨不忍睹的“裹足”,还有违背自然审美的“黑齿”,只有想不到,没有做不到的。

医美在现今社会越发的流行,在脸上动点刀子,再也正常不过。正规的整形前,需要有心理辅导,有些盲目追求美丽的女孩,整容后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,真的会上瘾,再遇到一些缺乏资质的整形医院,想挽回也没有机会了,从此不敢照镜子,这些都是不要命的神操作。今人尚且如此,接下来介绍一些古代人为了美还干出哪些事?

故事一:在《木兰辞》中,有这样的一句话——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将军听到此处,大呼一声“木兰,原来你是个娘们”,木兰惊呼“将军何以见得”,将军答曰“哪有老爷们买东西跑好几家店的”。跑题了,跑题了,言归正传。

在《木兰辞》中,有这样的一句话——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”,花黄是什么?此处南北朝刘宋时,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,生得十分美貌。有一天,她在宫里玩累了,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,当时正逢梅花盛开,一阵风过去,梅花片片飞落,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。梅花渍染,留下斑斑花痕,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,宫女们见状,都忍不住惊呼起来。从此,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上。
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“梅花妆”。传到民间,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。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,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,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,用以化妆。这种粉料,人们便叫做“花黄”或“额花”。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,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,慢慢地,“黄花闺女”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。

花黄

故事二:说完咱们中华大地的,现在说说国外的人如何追求美丽。不知道你仔细观察了没有,蒙娜丽莎是没有眉毛的。因为那个时期欧洲人认为拔眉毛是一种美的体现,还有的人把额头上的头发拔掉,认为很美观。还有吃毒药的,显得脸色苍白,认为很美丽。现在知道为什么蒙娜丽莎的眼神为什么那么神秘了吗?更有甚者,刻意去感染肺结核。

18世纪时,一些欧洲人以得肺结核为时尚,有些人甚至主动去得肺结核。那时候流行大裙撑紧身衣,为了美,节食挨冻,导致得肺炎、肺结核。那个时期欧洲人的平均寿命35岁,在他们的审美观中,白色为最佳。

肺结核病人往往多愁善感、才华横溢。这一方面归功于当时“崇尚”肺结核的社会风气,一方面更是和肺结核它自身特殊的病症表现分不开的。

包好,包好!这样的趁热吃下。这样的人血馒头,什么痨病都包好。


故事三:既然是美妆篇,自然要说说“脂粉”了。如今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女人装束都非常好看,特别是他们的嘴上颜色很是丰富,我们还看到,在女子出嫁时,梳妆台上会放着很多的物品,这其中有一样纸状的东西,女子将它放在嘴上轻轻一抿,嘴上就有色了,这就是胭脂,属于口红的一种。现在我们都在担心口红的安全性,尤其是里面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。有人经过检测发现口红重金属超标,更让大家对口红又爱又怕。其实古代的口红才更令人害怕,最初的口红是不持久的朱砂口红,用朱砂作为原料,朱砂也叫“丹”,主要的成分是硫化汞,其实就是重金属,有毒素,古代女子很爱美,也不顾里面到底有没有毒素,照样往嘴巴抹。

古代为了美白,也用粉底,就是用“铅粉”来做,铅粉的原材料就是铅、锡等化学物质,铅粉质地细腻,涂抹到脸上显得皮肤自然白皙。但铅粉中含有少量的毒素,现代人都不敢用,不过并不影响古代女子追求美要去使用。

淡妆浓抹总相宜

美好的事物,让人赏心悦目,不用刻意的追求模仿,自然,也是一种美。